学校主页

学子风采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生工作 >> 学子风采 >> 正文

以奔跑丈量梦想 用笔墨重绘人生——记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学专业学生韩永豪

日期:2025年06月13日 14:44    浏览量:次    作者:赵元

他是乐山师范学院年龄最大的学生。
他是乐山师范学院一个天天开车上学走读的大学生。
他是乐山师范学院唯一一个读两次大学,已经工作了12年的大学生。
他也是乐山师范学院唯一一个有美满家庭的在校大学生。
他就是韩永豪——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专业大二学生。


韩永豪,男,19881月出生,中共党员,河南省沈丘县人,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书法专业大二学生,家住峨眉,每天开车近40公里到校上课,由于怕堵车迟到,总是7:30之前到学校,围着操场跑3圈后,在食堂吃完早饭后再上课,下午上完课再开车回家。为了自己的书法梦,每天如此。他的目标是考上四川大学的书法研究生。



车轮破晓:三旬求学路,墨香伴晨光

天未亮透,城市仍半梦半醒,一辆车已悄然驶出峨眉山下的民居,四十公里的道路,方向盘后是韩永豪成熟沉静如水的面庞——这位乐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的大二学生,第二次读大学,正日日奔赴一场与笔墨的晨约。校园里,他踏着晨光绕操场奔跑,一圈又一圈,仿佛在丈量梦想的经纬。当多数同窗尚在睡乡,他早已在食堂用完早餐,端坐教室,让墨香在黎明时分氤氲开来。这辆穿梭于家与校园之间的车,承载着他对家庭的担当,也驶向他对艺术的虔诚。累计330公里的南操场晨跑里程,是他刻在大地上的坚持诗行。年龄终是挑战,午后他常蜷缩于教室折叠椅上小憩,只为下午课程能全神贯注。

 

折翼与觉醒:迷途职场路,何处觅心翼

人生如纸,笔墨重来。2007年,19岁的韩永豪初入大学时,选择的是汽车电子专业。毕业后,他辗转于汽车维修技师与销售顾问的岗位,7载光阴在发动机的轰鸣与销售报表的数字间流逝。女儿的降生让他转身投入儿童早教行业,从课程顾问一路奋进至校区负责人。然而,2020年疫情如冰雹突降,他悉心经营的事业被迫关闭。三十二岁,人生第一次失业的冷雨,淋湿了前路。为求生计,他转战房产中介,但年龄的桎梏与资源的匮乏如影随形,业绩始终难如人意。“35岁职场报废期”的阴影悄然迫近,他心底无声叩问:路在何方?

 

直到某日,一句箴言如闪电照亮迷途:“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,从不惧怕树枝会断裂,因为它相信自己的翅膀。”他豁然顿悟——19岁那年,翅膀为谋生而生;34岁这年,他决意为热爱而飞。他自小深植于心的传统文化情愫悄然复苏。在中医、国画与书法的十字路口,他慎重抉择:学医耗时过长,门槛过高;而书法以其恒久的文化根脉与可期的未来空间,成了他最终皈依的信仰。他对家人坦言心迹:“我不想35岁后只能送外卖,四十岁后仅剩保安一条路可走。现在把金钱投在自己的教育上,就是给未来攒下希望,赢得更长的人生。”此时恰逢国家“文化强国”战略宏图铺展,他更坚定了在墨海中搏击风浪的决心。


20225月,34岁的他毅然踏上艺考征途,在成都某书法机构开始了七个月的封闭苦修。置身于一群“04后”“05后”的年轻学子中,“叔叔”的称呼提醒着他岁月的沟壑,但这无法阻挡墨池遨游的渴望。每日自晨光熹微直至夜深人静,甚至为完成临摹任务鏖战整夜。他深知时间与金钱成本高昂,唯有以勤为舟。为保持学习状态,他每于课后奔向操场,用奔跑驱散疲惫。七个月汗水浇灌,体重锐减十斤。更严峻的考验接踵而至——20221224日,四川省联考在疫情全面放开中举行,他强忍高烧以“小洋人”之姿提笔上阵。最终,256分的专业成绩如一道曙光,荣登全省百强之列。

 

然而征途未竟,文化课395分的本科线如横亘面前的山峦。十六年光阴荏苒,高考内容已沧海桑田。20232月,他转战峨眉山文化课辅导机构,重拾课本。采用“饥饿记忆法”——上午大课间背诵英语单词,放学后饿着肚子再专注文综知识点半小时。首次模考仅361分,有担心但没有迷茫,坚信百日可追四十分鸿沟。直至高考前夜,真题演练与单词背诵仍在争分夺秒。天道酬勤,六月放榜,469分的成绩不仅远超艺术本科线,更越过了普通二本门槛。他终以川内专业、文化双料最高分,昂首步入乐山师范学院书法专业。

 

知行双轨行:父职与墨痴,笔下有乾坤

如今,韩永豪的第二次大学生活在车轮与墨香的双轨上有序疾驰。每个清晨6:20,他为女儿备好一天饮水后便驱车出发;这雷打不动的日常,是责任与热爱的双重奔赴。专业学习单调却无比充实:大一期间,沫若杯书法比赛三等奖、三笔字比赛优胜奖已悄然收入囊中,是他专业精进的见证。暑假时,他带着女儿步入致远楼的专业教室,让幼小心灵也在墨香中悄然浸润。女儿稚拙的笔触与他沉稳的挥毫,在宣纸上交织成“宁静致远”最生动的注脚。大二期间,获得乐山师范学院年度十佳阅读之星表彰。

在致远楼挥毫的韩永豪,身体里奔涌着两种力量:一种源自为人父者的责任如山,沉稳而坚韧;另一种是追梦学子的执着如泉,清澈而激越。当墨迹在纸上舒展,他书写的岂止是横竖撇捺?那是以时光为砚、以信念为毫,在人生长卷上落下的无悔印章。他穿越而立之年的迷雾,用奔跑的双脚与紧握的笔,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踏出了一条清晰而炽热的路。

他那辆日日奔波于家与校园之间的车,正是他双轨人生的生动象征——一头是温暖的家人灯火,另一头是璀璨的笔墨星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