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网讯(文、图/龚娟娟)2025年4月21日-27日,我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以“实训赋能数字艺术,创意成就精彩未来”为主题,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周活动。大一至大三学生依据年级特点分层推进项目,覆盖移动端主题设计、影视创作、三维特效三大方向,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协同联动,展现了专业“产教融合”特色。
针对大一学生,实践目的为“聚焦移动端美学,探索设计新思维”。以“手机主题设计”为核心,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手机界面视觉的创意设计。学生们围绕“国潮文化”、“科幻未来”等主题,运用Photoshop工具设计静态壁纸、动态壁纸、主题图标、锁屏页面等作品,融入个性化元素实现手机页面的展示功能。实践成果以“移动应用设计展”形式在学生QQ群线上展出,吸引众多低年级学生参与体验。一位学生表示:“这次实践让我意识到设计不仅是美感表达,更要考虑用户操作习惯,这为我后续的专业学习明确了方向。”
针对大二学生,实践目的为“深耕短视频创作,强化“叙事与技术融合”。围绕“城市记忆”、“青年文化”等命题展开视频创作实践,从脚本撰写、分镜拍摄到后期剪辑全流程实操。团队采用Premiere Pro、DaVinci等软件完成4K级调色与多机位剪辑。通过实地采访与三维建模结合,重现城市历史街区的数字化保护方案,作品获合作媒体平台转载。专业教师评价:“学生们在叙事逻辑与技术应用上实现突破,部分作品已具备商业短视频的传播潜力。”
针对大三学生,实践目的为“分层实践拓深度,校企协同育人才”。根据发展方向分化为校内“三维数字表现”与校外“影视特效”双轨实践。校内组依托C4D、Blender、Maya等工具完成“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”项目,通过高精度建模与Unity交互设计构建虚拟展馆;校外组则深入合作企业参与广告片拍摄与影视特效制作。企业导师反馈:“学生快速适应行业流程,在粒子特效与虚拟制片技术应用中展现出扎实功底。”
本次实践周突破传统作业模式,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10余项,并指派校企联合导师全程跟进。分管实践副院长门涛指出:“分层实践体系既夯实了基础技能,又打通了行业资源对接通道。数据显示,83%的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企业实习或作品录用机会,这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路径。”此次实践周不仅检验了教学成效,更彰显了数字媒体技术专业“以赛促学、以产促教”的育人理念,为区域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注入新生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