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校主页

学院动态
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院动态 >> 正文

美术与设计学院成功举办“连接传统与科技”高校设计教育论坛

日期:2025年10月17日 09:27    浏览量:次    作者:廖夏妍

本网讯(文/廖夏妍、图/毕钰)10月16日上午,乐山师范学院南校区弘毅楼412报告厅内气氛热烈,一场以“连接传统与科技”为主题的高校设计教育论坛在此隆重举行。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设计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,共同探讨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。

论坛特邀成都大学中国-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张鸶鸶教授、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・书法学院院长刘传军教授、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孟凯宁教授出席,与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熊火花、副院长任素梅,以及学院设计专业教师、学生代表共聚一堂,展开深度交流。


 论坛由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熊火花主持。她在开场致辞中指出,在当前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,探索设计教育新方向不仅关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,更对推动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数智驱动,重塑设计人才培养范式

成都大学张鸶鸶教授以《数智驱动:新质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范式重塑》为题,分享了数智时代设计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。通过成都大运会等在地案例,她强调要依托产教融合、校城融合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平台,通过“融合、融汇、融智、融通”的特色优势,重塑人才培养范式,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创新设计人才。

非遗美育,厚植文化自信助力乡村振兴

四川师范大学刘传军教授在《非遗美育建构路径与实践》讲座中,从建设概况、实施路径和建设成果三方面系统阐述了非遗美育体系。他提出要重塑人才培养目标,打造“五型合一”的非遗融创拔尖人才;构建模块化教学与分阶培养相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;以竞赛为抓手创新教学模式,通过“非遗美育”和“思政美育”塑造学生“全人品质”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

交叉融智,赋能学科建设创新发展

西华大学孟凯宁教授以《交叉融智,赋能学科建设》为题,分享了交叉学科时代的探索实践。他从新版学科目录解读入手,剖析传统设计学与设计学交叉学科的差异,探讨了教学模式、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创新。在教学实践中,通过教学成果、设计竞赛和社会服务推进学科建设,未来还将在应急安全、智能制造、创意文化、健康设计等领域深化多学科交叉,将STEM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。

设计赋能,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

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王进修教授在《文创赋能产业・设计重塑乡村——设计服务地方模式解析》报告中指出,高校设计专业肩负着“双重使命”:一方面通过文化创意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、推动非遗产业化与文旅融合;另一方面通过空间设计、社区营造和生态修复改善乡村人居环境。他强调设计要从“物理空间”修饰迈向“社会生态”的深度重塑,为乡村注入新活力。

乐山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廖夏妍教授聚焦《文旅融合背景下非遗彝绣的活态传承与产业拓展研究》,深入解读了峨边彝族刺绣纹样的文化内涵。她提出非遗彝绣传承不仅要保留技艺,更要通过场景化设计实现活态创新,运用符号学理论和AIGC技术将传统纹样转化为文旅纪念品、公共空间装饰和特色服饰等实用载体,让文化符号融入现代生活,为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注入美学力量。

本次论坛通过传统与科技在设计教育领域的深度对话,为高校设计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、新启发,必将对设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产生积极推动作用。